為了專題想做色彩跟音樂CORRESPONDING的關係
所以去找了一些資料
無意間發現這個字
很有趣的一個字~又稱之為共同感覺,共感或聯和感覺
心理學上有人稱之為一種病
病人卻都很高興這種病帶來的愉快
又有人把它當作一種超能力
據說小孩子都有這種能力(由於位在腦的邊緣地帶)
但長大就會被抑制
找到了一篇有趣的論文
但是專有名詞太多,暫時看不完
發現外國很多人在研究
總之介紹一下吧
http://www.epochtimes.com/b5/4/11/30/n732936.htm
(新聞介紹,有提到我找到的那一篇論文)
http://gnae.ntptc.edu.tw/arted/forum_list.jsp
(這個網站論壇進去搜尋"共感"可以找到很多有趣的論調,甚至還有人的女兒有共感)

以下是一些外國的資料
http://home.tiscali.nl/cretien/pub/personal%20profiles.htm
http://cytowic.net/Synesthesia/Downloads/downloads.html

http://www.synspectrum.com/Synesthesia.html
http://web.mit.edu/synesthesia/www/syn_refs.html

http://66.102.7.104/search?q=cache:jC9uKYtBoN8J:www.ringsurf.com/netring%3Fring%3Dsynesthesia%3Baction%3Dlist+A%E3%80%80Scriabin+SYNESTHESIA&hl=zh-TW&start=2
http://www.freeplay.com/Main/vismus.htm

(如果字太小請按CTRL+滑鼠滾輪把字放大)

想像一下當你在看一個城市的地平線時你就會有嚐到黑刺莓的感覺,或者當你聽到小提琴時你的左腳就會有騷癢感,或許你深信星期三都是淺紅色的,假如你有類似這樣的經驗,你可能有聯覺。

 

什麼是聯覺?

聯覺是指一種感覺伴隨著另一種或多種感覺而生的情況,例如聽覺伴隨著景象而生,另一種聯覺是將字、形狀、數字或人名等事物和感官如味道、顏色或口味等連在一起。聯覺(synesthesia)的英文來自於兩個希臘字,其分別代表著「聯合」及「知覺」,因此字義上聯覺代表著「結合的知覺」。



聯覺可以牽涉到各種感覺,其中最常見的是有顏色的字或數字,這種現象發生在那些常會看到用特定顏色標示特定字母或數字的人身上,例如,一個聯覺人(具有聯覺現象的人)可能會把「飛機」這個字看成薄荷綠色,或是把「4」看成深棕色,也有些聯覺人聞到味道就會聽到聲音,摸到東西就會聞到味道,或者是看到景色就會有某種感覺,幾乎所有感覺的組合都有可能發生在聯覺上,也有一些人的聯覺牽涉到三種或更多感覺,但這樣的人很少。

 

聯覺的感知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特定的,具有聯覺的人們在感知上幾乎都不相同,換句話說,一個聯覺人可能認為「q」是藍色的,而另一個聯覺人會把「q」看成是橘色的。



診斷
雖然診斷聯覺的正式方法還沒有被建立,一位引領聯覺研究的醫生,李察賽托維克已經發展出一些指標,並不是每個人都同意這些標準,但至少這可以當作診斷的起始點,根據賽托維克的指標,聯覺感知有以下特徵:


不自主的:聯覺人不會刻意去想他們的感覺,但聯覺就發生了。


實體投射的:當我們被要求想像一個顏色時,我們可能會用「心眼」去看到這個顏色,聯覺人並非用心眼去想像,而是真的看到顏色本身投射在實體之外。


持久而普通的:聯覺的感知必須是每次都是一樣的,例如,假如你在聽到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時就會覺得嚐到巧克力,那每當你聽到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時就一定會有嚐到巧克力的感覺,聯覺的感知必須是普通的,也就是說你可能在聞到某種味道時覺得自己看到顏色、線條或形狀,但你不會看到複雜的東西,像是一個房間裡面有人、家俱和牆上的畫。


難忘的:通常聯覺的第二衍生知覺會比第一感知來的好記,例如,一個將紫色和蘿拉這個名字連再一起的聯覺人總是會記得有一個女人的名字是紫色的,而不是真的記得蘿拉這個名字。


情緒的:聯覺的感知或許會引起像愉悅等情緒反應。

誰有聯覺?



估計約兩百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的人有聯覺,或許還有很多人有這樣的情況但不知道那是什麼。

聯覺人傾向於:


女人:在美國有聯覺的女人是男人的三倍,在英國則是八倍,造成男女差異的原因不明。


左撇子:聯覺人中左撇子的比例較一般人多。

神經病理上正常:聯覺人有正常或高於平均的智商,而且他們的神經病理測試都是正常。
在同一家庭中:聯覺似乎是以某種形式遺傳,它可能是顯性且位於X染色體上。

名人

有些被紀念的人可能有聯覺:

Vasily Kandinsky (painter, 1866-1944)

Olivier Messiaen (composer, 1908-1992)

Charles Baudelaire (poet, 1821-1867)

Franz Liszt (composer, 1811-1886)

Arthur Rimbaud (poet, 1854-1891)

Richard Phillips Feynman (physicist, 1918-1988)

也有可能這些人只是在他們的藝術中表達出聯覺的想法,不過他們之中有些人的確有聯覺。

 

聯覺的生物基礎

有些科學家相信聯覺是由於腦中的「交錯連結」,他們假設在聯覺人的腦中,原本應該在一個感覺系統中的神經細胞和突觸被交錯到另一個感覺系統,為什麼這樣的情況會發生並不清楚,但有些研究員相信這些交錯連結在每個人出生時就存在,之後這些連結才會變得精確,在一些研究中,研究人員相信嬰兒對感覺刺激的反應中存在著某種形式的聯覺,這些研究員相信很多小孩都有交錯連結,這些連結之後會消失掉,成年的聯覺人只是因為保留了這些交錯連結所造成。

腦中究竟是哪一部分牽涉在聯覺上還不清楚,李察 賽托維克的研究讓他相信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是主要產生聯覺經驗的地方,邊緣系統包含數個主要調控我們情緒反應的腦部構造,其他研究則顯示出大腦皮層在聯覺產生時會有明顯的活性,事實上,研究顯示大腦皮質有一個特別有趣的效應:色聽聯覺者在聽到某些字時,其一些視覺區域會產生活性,尤其是視覺皮層中和處理顏色相關的區域會在這些聯覺人聽到字時活化,非聯覺人即使被要求想像顏色或把某些顏色和某些字連結起來也不會在這些區域產生活性。 

聯覺和知覺研究

很多研究員對聯覺有興趣是因為它或許能解開一些人類知覺的原理,在研究知覺上最大的謎團是叫做「系統問題」,沒有人知道我們如何將所有的知覺整合成一個完整的知覺,例如當你抱著花的時候,妳會看到顏色、看到形狀、聞到香味、還有感覺到它的質感,你的大腦試圖將這些知覺統合成一個花的概念,聯覺人或許會將額外的知覺加到他們花的概念之中,研究這些知覺或許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我們如何感知我們的世界。
想像一下,人在聽到聲音的時候還能看到圖案或品嚐那種味道,這不是科幻小說,而是千真萬確的,並且我們每個人都會在某種情形下有此種奇妙體驗-所謂聯覺或通感(synesthesia)現象。 通感是人的本能 據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發佈的消息,該校心理學系的茂爾(Daphne Maurer)教授最近發現,一般認為只有百分之一的人可能會有通感,是所有嬰兒都具備的。茂爾在今年11月6日的美國通感協會年會中,發表了她的此項研究。 科學家早就發現人的感覺器官是互相聯繫、互相作用的整體,任何一種感覺器官受到刺激以後,都會誘發其他感覺系統的反應,這種伴隨性感覺被稱為「通感」。但由於這種現象的罕見與缺乏科學解釋,有些人認為這是病態的表現,有些人又說它是甚麼特異功能。 茂爾解釋說:「還在學走路的小孩感受到白球的聲音較高,黑球的聲音較低,與具通感能力的成人一樣。隨著人的成長發育,大多數人的通感就遭到抑制。」 具有通感能力的人長大後以為所有人感知世界的方式跟自己一樣,在他們提出像「她有個橘色的名字」這樣的意見時,他們才會發現自己的感覺不同於別人。 如此,通感也許和其它很多人們所謂的特異功能一樣,原來是人的本能,現在被一些「無能」的人認為是病態,也是一種悲哀。 通感人的世界多姿彩 具通感功能的人生活一定比我們這些「俗人」來得豐富多采,「時代雜誌」2001年5月21日曾報導,台灣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杜尚(Sean Day)每次聽到淒絕的薩克斯風樂聲,眼前就會出現一堆亮紫色的蛇形在空中扭動。口琴的聲音就好多了,是看起來比較舒服的淺綠色,叮叮咚咚的鋼琴則會帶來一片藍色的薄霧。食物也是色彩繽紛的。杜尚吃芒果冰的時候,牆壁會呈現萊姆綠,還有一陣陣櫻桃紅的條紋漣漪。 歷史上許多藝術家這種「彩色聽覺」的能力,最知名的就是俄國作曲家,史克里雅賓(A Scriabin,1872-1915)。他試圖將這些色彩與音調的共生感覺譜進他的第五交響曲,一個「音樂與色彩水乳交融的構想」。他並精確地羅列了曲調、每秒震動次數和色彩的對應表:C調-256次-紅色,升C調-277次-紫色,D調-298次-黃色,升D調-319次-森林的鋼鐵之光,E調-341次-珍珠白和月光的閃爍,F調-362次-暗紅色,升F調-383次-水藍色,G調-405次-偏玫瑰紅的橙色,A調-447次-綠色,B調-490次-珍珠藍。 這首交響曲在演出時,「除了安排完整的交響樂團之外,還需要用到一架鋼琴、合唱團,和一部能將色彩投射到布幕的色光風琴。」可惜首演時,這部色光風琴的裝置被人以「不切實際」的理由刪除了。 但這個對應表後來得到抽像繪畫的創始人——康丁斯基(W。Kandiski,1866-1944)的青睞,並引為其繪畫理論的根據,還指出我們不僅能從音樂中「聽見」顏色,並且也能從色彩中「看到」聲音:黃色具有一種特殊能力,可以愈「升」愈高,達到眼睛和精神所無法忍受的高度,如同愈吹愈高的小喇叭會變得愈來愈「尖銳」,刺痛耳朵和精神。藍色具有完全相反的能力,會「降到」無限深,以其雄偉的低音而發出橫笛(淺藍色時)、大提琴(降得更低時)、低音提琴的音色;而在手風琴的深度裡,你會「看到」藍色的深度。綠色非常平衡,相對於小提琴中段和漸細的音色。而紅色(硃砂色)運用技巧時,可以給予強烈鼓聲的印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no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